最近一以前同事和我闲聊的时候说起:“他的上层领导换了,做事风格和以前领导迥异,以前深得领导信任,现在慢慢被边缘化了。打算换个环境,可一想到辞职,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,挺无奈的”。
其实很多职场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境遇,一朝天子、一朝臣。上层被换后,下面人的日子也不一定会很好过。那位同事我认识很久了,其管理和工作能力还是可以的,唯一的劣势年龄有点偏大。我一直相信气场这个东西,和领导同频的人,事业不会混的太差。有时候你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,并一定是你的能力不行,而是你和你领导气场不符。这个时候,你就应该考虑换个环境了,而且是越早越好。
但是我的那位前同事还有个问题,就是年龄有点大,快奔四了。其实我个人是极其讨厌别人说IT行业35岁职业瓶颈期的观点。当然行业内确实存在很多人到了35岁后,简历一投出去,可能石沉大海。我相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的简历根本就没啥亮点。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换来的只是年龄的增长罢了。 对于各位打算进入互联网行业或者刚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新人,我会给出如下几点忠告,希望对你们的职业生涯有所帮助(对于其他行业道理也是相通)。
一、职业生涯,一定要有危机意识,与其等待别人来革命,不如自己先革自己命
很多人在职场上,有过得意期和失意期。得意期的时候,危机意识就逐渐被麻痹了。等到失意期的时候就开始后悔之前制订的计划没有好好去做。我经常和朋友聊天时候提的一句话:“我们经常需要问自己一句话,我们现在的一切是公司平台给与我们的,我们能否做到去平台化,哪一天没有平台加持了,我们生活是否一样无忧?”。 我们要保持 危机意识长存。
二、做好职业规划,越早越好。
这里我还需要说明一点,本职工作做的再好,充其量也只是个优秀的打工者,随着年龄的增长,换工作、创业一样还是很难的。所以我建议,我们在制订规划的时候,要多培养本职工作之外的能力。在制订计划的时候,可以以每两年一个维度,细化到月份,计划要做到可落地,定期复盘。
三、技术人员一定要具有产品思维、运营思维
技术人员:功能的实现方案是什么?
产品人员:这个业务功能的交互和闭环是什么?
运营人员:这个业务功能价值是什么,能帮组用户解决什么?
我们知道各个职业从事久了,会有很多固定的思维模式。这些固定的思维模式有时候会阻碍我们的看待事物的多面性,吴伯凡老师在他的每周商业评论中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:“要用棱镜思维去看待事物,才能得出多方面的见解”。努力提高自己多方面的思维,我们才有可能往更高层走。
四、深耕行业的上下游,培养自己的商业敏锐度
这个维度要求有点高,我们平常需要多走出去,多认识同行业、不同职业的看法和观点。打通自己对行业上下游的认知,能分析出本行业的商业方法论。对于自己未来创业也是必须要走的一环。
最后,祝各位都有一个美好的职业生涯,端午安康!
棒棒哒